第三十三、四章

第三十三章 來龍去脈之問

稱號之問帶來的明悟,並未讓莉娜感到釋然,反而像撥開了最後一層迷霧,讓她更加清晰地看到了那迷霧中心——那個純粹的、空洞的、卻又引發了這一切的「我」。

她不再滿足於理解他此刻的狀態,也不再試圖去剖析那些哲學悖論。一個更根本、更迫切的問題從她心底湧起:這一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這個「我」,是如何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這龐大的帝國,這詭異的靜默,這圍繞他運轉的整個世界,其源頭究竟何在?

她走到他面前,目光不再是探究,而是帶著一種近乎執拗的、想要追根溯源的決心。她拋開了所有委婉和試探,問出了那個最直接、最本源的疑問:

「陛下,」她的聲音異常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回避的力量,「我問你——你到底做了什麼?

問題出口的瞬間,她覺得這個問法似乎還不夠精準,不足以涵蓋那漫長而詭異的過程。她立刻修正並補充道:
「不對!不是單一做了什麼……是你這一切的來龍去脈,到底是如何?

「來龍去脈」——從起源到現狀,整個過程,全部的因果鏈條!

她要知道故事的全貌。不是聖書裡被神化的奇蹟,不是外人猜測的陰謀,而是從他這個當事者、這個核心的「我」的視角出發,這一切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至今的?

是什麼樣的事件,什麼樣的心路歷程,能將一個人變成如今這種絕對虛無的狀態?又是如何從這種狀態中,衍生出足以顛覆世界、建立帝國的力量和行動?

她緊緊盯著他,等待著一個答案。這一次,她預感到答案絕不會是簡單的「時也命也」或者「不知」那麼簡單。這個問題直指他存在的核心歷史,她必須得到一個解釋。

靜謐聖宮中的空氣彷彿凝固了。

所有的細微聲響都消失了,只剩下莉娜自己有些過快的心跳聲。

她不知道這個問題是否會觸及某種禁忌,或者是否會再次被他以那種絕對的邏輯化解構掉。

但她已經做好了準備,去面對任何可能的答案——無論那答案是多麼驚世駭俗,多麼匪夷所思,或者多麼的……虛無。

她只要真相。
這一切的,
來龍去脈。





第三十四章 問答之約

莉娜那直指核心的「來龍去脈」之問,像一顆投入絕對靜默深潭的石子,似乎終於讓那亙古不變的水面,泛起了一絲極其微弱的、幾乎無法察覺的漣漪。

他沒有立刻回答。那空洞的目光依舊停留在她身上,但這一次,莉娜彷彿感覺到那目光背後那龐大的、非人的意識正在進行某種…檢索評估?評估這個問題的範圍、複雜度,以及該如何回應。

片刻之後,那平淡無波的聲音終於響起,給出的卻是一個極其人性化、甚至帶著一絲無奈(當然,這絕對是莉娜的錯覺)的詞組:

一言難盡。

「……」

莉娜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

一言難盡?!

這個充滿了凡人情感色彩、暗示著過程複雜、情緒複雜的詞語,怎麼會從他口中說出來?這不是「時也命也」,不是「不知」,不是邏輯論證,而是一個…感嘆

這短暫的、極不協調的瞬間,卻像一道裂縫,讓莉娜猛地窺見了一絲極其微弱的可能性——在那絕對的虛無之下,或許真的封存著一段龐大而複雜的「難盡」之言?

她立刻抓住這個機會,幾乎是脫口而出,用上了幾分她鄉下時的不講理勁頭:
「那就多說幾句!」她像是在對某個試圖敷衍了事的長輩說話,「幾句不夠就幾十句!幾百句!」

她緊緊盯著他,不放過他任何一絲細微的變化(雖然大概率什麼變化都沒有)。

他再次沉默了一下,似乎對她這種「討價還價」的方式進行了處理。然後,他提出了一個方案,一個極其符合他風格的、結構化的、同時也將主動權完全拋回給莉娜的方案:

這是我的問題。」他先是陳述了一個事實——莉娜問的是關於他的事。
這樣好了,」他繼續說道,語氣依舊平淡,「你問,我答。

你問,我答。

四個字,簡單,清晰,直接。

這不是講故事,不是傾訴,而是問答。一種最精簡、最有效率的信息交換模式。由她來提出具體的、指向明確的問題,他來給出對應的、事實性的回答。如同操作一個擁有龐大數據庫卻沒有主動輸出功能的機器,需要輸入精確的指令才能獲取信息。

莉娜愣了一下,隨即心中湧起一陣激動和巨大的壓力。

激動在於,他終於鬆口了!願意以某種方式披露關於自身的資訊!
壓力在於,提問的權力和責任,完全落在了她的肩上。她必須問對問題,問到點子上,才能像挖礦一樣,從他這裡挖掘出那「一言難盡」的真相碎片。如果問錯了,或者問題太過空泛,很可能只會得到「不知」或沉默。

這是一場考試,考官是整個謎團本身,而考生只有她一人。

「好!」莉娜深吸一口氣,目光變得無比專注,大腦開始飛速運轉,「就這麼辦!你問,我答!」

她必須仔細構思她的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必須足夠關鍵,能夠打開局面,又不能太過龐大以至於讓他無從答起。

靜謐聖宮,即將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一問一答的、揭開「神」之過往的奇異對話。

而那個提議者,已經準備就緒,如同一個打開了訪問端口的数据庫,靜靜地等待著第一個查詢指令的輸入。

你問,我答。

協議,已然達成。

你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