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11的总结

各位亲爱的读者,当你们看完第一百六十三章时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虎头蛇尾的感觉,请容勾巴我向你们真诚解释一番,为什么会是这样,很简单……


因为我没写完。


原本这章应该拆开为两章,父子和解一章,坚振仪式一章,但查完后者资料后,我发现写上这样的干货应该是极其枯燥无趣,就算我埋下大量伏笔应该也没多少人有兴趣乃至定力看完,更别说其中晦涩难懂的宣教词。然后我就决定采用132的多视角多场景结束这一副卷,目标至少过万字。


然后呢……自8.31更新后勾巴我就陷入了不可抗力中,先是收拾留学行李,然后无数亲朋好友请客吃饭、临行饯别,每天晚上喝酒搞得我这几天晚上基本没多少时间是清醒。


你问我我为什么不在白天写,答曰没有灵感。


所以拖到了现在——距离勾巴我登上留学意大利的旅途还有一小时十一分钟。因为我定下必须在去米兰前完成第一卷的deadline,所以到最后只得选择如此仓促收尾,如果你们有任何不满……


那关我屁事。


勾巴哥曾发誓不会再也发生特典写暴走的意外,然而事不如愿,我走向了莱纳德的反面再次重蹈覆辙,一个小小的本该是补充剧情为第二卷蔷薇庭篇章铺路的副卷,我竟然倒腾了半年之久,而且我首发网站esj上的数据也是世风日下,一章不如一章,嗯,脱离爽文的群像确实不讨好。


但我总算把整本书从简单男女情爱的基调转到了严肃剧情、大量人物和庞大世界观上,整本书的剧情框架、各方势力及其矛盾冲突点也总算清晰起来。


在一片空白中创造一个恢弘的世界,然后给它生命和历史,播撒名为人物的种子,任其自由生长,上帝的感觉大抵也就是如此吧。


新篇章将在我抵达意大利之时开启,刚好和特里抵达蔷薇庭同步,虽然蔷薇庭严格来说应该是伦敦和巴黎的结合,但城市外貌未尝不能借鉴一番,何况本书也借鉴不少太监之作。


书定是不会太监的,但学业为重,今后的更新速度应该会稍慢些,实地考察也算是我留学的一大目的之一,恰好第二卷教会作为棋手之一,其天主教相关内容也不少。


写到现在也还有不足一个小时就要出发了,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部分父子和解本该是重中之重,应当揭示莱纳德真正的布局和计谋,但感觉161和162乃至142左右的父子谈话应该把巴伦伯爵的形象已经立住,必须的伏笔和铺垫也已经埋得差不多,但我估计回过头应该还是会修改163的内容,因为收束确实差132太远了。


但勾巴我也可选择直接开启第二卷,将省略的对话以特里在蔷薇庭每次做出选择时再揭露对照,类似148拉雅对伊丽莎白的记忆回闪。哪种效果更好,我不知道,正如我不知道夜鸦堡整个部分到底写的好不好,还是和特典一样冗长?亦或更甚,无趣?


世风日下,一本书的第一卷开篇就能写100万字,我想勾巴我也算是个神人了,马丁一卷最多也就七十多近八十万字,说实话总体而言我的文字想必也算是冗长繁复、不算引人入胜。


可话又说回来,毕竟这只是一种满足自我的消遣方式,坚持下来的这三年也不算后悔,热情几乎丝毫未减,倒是越烧越旺。


但速度真是不可求的奢侈,才能的壁垒也许就在这儿,小说人物想要写好,体现其聪明愚蠢与否最简单最好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对话。


老天爷,能真正写出不同人不同的说话风格,只要一看就能明白他是谁的那种对话简直他妈太难写了。


刘和平写《大明王朝》每天求神拜佛,以求快速附体忘记自我,进入角色,马丁写《冰与火》采用走线流,带入pov写数个剧情分支,到最后回过神来看选最好的那条,而勾巴我嘛……补丁流,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回过头再打补丁。


可惜灵感不常有,但还好前三卷的大纲已经拟定,设定也终于开始整理,对小说而言严谨不算硬需,故事逻辑皆可靠补丁补充,最重要的依然是故事本身的趣味还有人物。


至少在人物塑造上,勾巴我算得上有特色不套路。


故事的灵魂和高潮则需要积累,我相信一片又一片雪花落下所不断堆叠,逼近临界之时的突然雪崩更能震撼人心。


慢热是神,大概这就算我这三年在国内闭门造车写书的体会了。


还有二十分钟,各位,那就先说一声拜拜,等我落地米兰大教堂之时再见。


哦,对了。


H在哪儿?


答曰:你们这不洁的奸夫淫妇。

你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