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典 母女&选择

那个孩子痴迷地投入了创作中。不知道她是从哪里学到的,她先是用铅笔将画板分成三个区域,寥寥草草在画布上勾勒出奇怪的轮廓——至少目前为止看不出主题。因为力气太小,就连铅笔都不一定能握稳,于是她很有耐心地用橡皮将画歪得到的曲线费力地擦掉,一遍又一遍地修正,看上去笨拙又执着。

我只是在无意间看着她,这个房间是我们相处最常用的地方,对她来说是个更加熟悉之处,在这里画画会很安心——我想她应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为了不打扰她,我只是偶尔关注她的进度,有时候毫无进展,有时候勾勒出怪异的让人看不懂的图案。本以为以小孩子的耐心来说她会感到焦虑,甚至向我、向比她更大的大人求助,可是她的目光一直盯着画板,表情没有丝毫懈怠,有时候一画就是一个下午。

对她来说,画这幅画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能坚持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更何况她相当在意画作的质量,就好像是特意要送给什么人一样——如果真的要送,我想能让她坚持到这个地步的人就只有一个了。

我有时候会想,我和她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她是我养大的孩子,我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给不到六岁的孩子灌输了不应该存在的想法,但是我依然有我的坚持,事到如今也不打算后悔或者就此收手——要是现在向这孩子道歉,她应该会感到惊讶或者奇怪。

她明明和我很像,却又有一些无关紧要的区别,就比如明明都是淡紫色的头发,她却比我多了一双红宝石一般的瞳孔。完美无瑕,这个词语用来形容她似乎刚刚合适,就算只是婴儿般大小的时候也生的十分好看,有着和同龄人一眼就能分辨的显着区别,这恐怕是这孩子与生俱来的魅力。

她稚嫩的手指不断戳着画板,发出「哒哒哒」的响声,再次看去,画板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图案,粗糙而丑陋。

不过,孩子的作品,我能抱有什么期待呢?

我只能默默看着她,动笔、修正、擦除、上色……直到一下午过去,房门外小秋悄悄将脑袋探进屋内,小心翼翼地窥伺着,我迎着他的视线走过去,温柔地摸了摸小秋圆乎乎的小脑袋,然后蹲下将食指抵在嘴边——


「不可以打扰妹妹~」


那孩子听话地点了点头,于是我顺势将他带出了房间。

在小秋生日那天,那孩子将准备了几个星期的画送了出去。

最后,她的心意被糟蹋了。

他们兄妹的关系不好,作为孩子的母亲我自然是知道的。和两个孩子相处得越久,我的眼前仿佛重现了久违的过去,我越是明白哥哥当年所背负的压力。现在看来,若非当时有个能给予我们同等爱的父母,哥哥恐怕也会因此疏远给他带来压力的我。

可是,那孩子没有错,我也应该没错,只是不知为何她从来不向我寻求帮助,我能做的只有维持平衡,在事情如我所预料的发展下给予两人同样的关心。

直到最后,那孩子也没有丝毫改变,就算心意破碎了,也只是默默缝补,所以我越来越欣赏我的女儿。

犯罪者通常会欣赏自己的作品,当我看到自己女儿如此完美无缺,一次又一次从容地展现同龄人所没有的成熟,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女儿说不定比我所想的更加优秀……所以,当她从某天起开始依赖我之后——我不止一次对她产生了怀疑。

她的笑容背后藏着什么,渐渐地就连我也无法看透。只是,她伪装的方式太过稚嫩,如果是我的话,也许不会这么急切地想要改变,若是有预谋地通过日常事件一步步得到信任,这下就能完美无缺了。

所以,当我有意无意地将她的破绽说给她听,她的情绪仅仅是瞬间就再也潜藏不住了,那个笑容破碎的背后是对某件事情得到确认所带来的震惊。我从始至终都对他们温柔以待,看着她渐渐修补好破碎的表情、然后装作若无其事——这样就好,不要承认,接下来慢慢地吸收失败经验,再次变得完美就好。

我和她敞开心扉的瞬间,想起了她三岁的时候,小秋终于上了小学,家里大概只剩我,还有她。我将她抱起来放在腿上,温柔地给她讲童话故事,她不太喜欢,于是我又告诉她我以前也有个哥哥,这次她听得很认真,小眼中好奇比疑惑更多一点,也不知道她是否能理解什么是恋爱,什么是离别。不过,因为背负着诅咒,她对我的事情感到兴致勃勃,后来这几乎成了我们间交流的必修课。

我既希望她能一直听我说话,又不希望她会因此扼杀自己,要是她能发自内心喜欢上就好了,我贪心地想着,犹豫着,踌躇着,直到最后她替我做出了决定……


你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