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异象:混乱 第一章 硬着陆

第一章 硬着陆

  []机体意识丧失...

  []机体自检...

  []身体机能总检...

  []机体未处于死亡状态...

  []机体未处于濒死状态...

  []尝试唤醒机体意识 第435次...

  []有机体意识恢复...

  []提供医疗解决方案...

  「咳咳,啊卧槽,嗬(长吸气)」契诃夫 剧烈的咳嗽像要把肺都咳出来,胸腔里火烧火燎的疼。

  []呼吸能力受损 自检 上呼吸道阻塞、常规气道管理失败 呼吸能力 32%...

  []血氧饱和度 71%,低于安全阈值(95%)...

  []可能情况 颈部钝器伤、锐器伤导致喉部结构破坏(喉软骨疑似裂纹、气道黏膜血肿压迫)...

  []当前威胁:窒息风险 优先级:极高...

  []提供解决方案:环甲膜紧急穿刺

  冰冷的机械音在脑内炸开,契诃夫咬着牙想骂娘,喉咙里却只能挤出嘶哑的气音,每动一下都像有根铁丝勒着气管,刚才那口长吸气几乎耗尽了全身力气。

  []对策解决柜已输入到抬头显示...

  合成人与脑机的结合实际上比普通人类更为深入,淡蓝色的医疗十字辉光通过视觉投影映射倒舱壁上,在被昏黄的应急灯光照亮了一点的舱室中,路径指示直指墙壁上的失事应急对策柜。

  契诃夫用手肘撑着地板,指节抠进地板的防滑纹路。胸腔的钝痛和喉咙的窒息感像两只手扼着他的命,每爬一寸,肋骨都像要戳穿皮肉。身上的舱内活动服被血液与汗水浸透,黏在撕裂的伤口上,一动就是钻心的疼。

  艰难爬行到橱柜下方,扒拉着墙边使得上半身坐了起来,剧烈的疼痛促使着他放缓了行动,但还是扣开了柜门上的按钮,柜门内带卡簧,通过按钮解除机械结构的锁定后,只要柜门未遭到机械性损坏柜门就会自动弹开。

  应急对策柜的柜门显然考虑到了多种情况,在高、中、低位都有打开柜门的按钮,并且通过机械联动,随便按哪个都可以打开且所需要用到的力气并不大,又因为是破坏性的解除机械锁定,通常点检更新应急对策柜内的物品后,重新关闭柜门是需要更新锁定机构的,每次点检后柜门上的脆性金属条都需要打上时间戳记重新插入,上面用激光刻着 「3649.07.15 点检」

  整个柜子内有个多个外壳写着「应急对策」字样的包裹。

  [汉字由于高信息熵与高拓展性,在宇航时代大规模被人类应用推广,其他语言则随着各人类不同文化种群而传播]

  撕开包裹的黑色避光塑封薄膜。

  []高亮识别目标:全方案应急对策急救包,提取:环甲膜穿刺套件、止血凝胶、局部麻醉剂...

  契诃夫 的手抖得厉害,他用牙咬开创伤包的密封胶带,冰凉的塑料套件滚落在掌心。包里的穿刺针带着防滑纹路,针尾连接着透明的气管,顺便掏出了麻醉剂注射笔与止血凝胶。

  「呼... 嗬...」 他急促地喘息着,视线因为缺氧开始模糊,脑机却在实时校准。

  []避开甲状腺动脉,确认进针路径...

  就像金属探测器一样,脑机给与滴滴声作为信号,越靠近正确位置,滴声越急促。

  金属穿刺针穿透软骨的瞬间,传来轻微的 「噗」 声,通了。契诃夫猛地吸气,冰凉的空气顺着穿刺针冲进肺里,带来近乎新生的舒畅感。

  似乎契诃夫 搞错了一件事,他应该在穿刺前注射麻醉的,但事后再扎一针也不迟。

  []高优先级损伤已解决

  []医疗解决方案继续...

  []左肱骨中段骨裂,软组织挫伤面积 37%...

  []右侧肋骨第 5-6 根骨裂,胸膜轻微受损...

  []颅内压略高于安全阈值,无出血灶...

  []环境监测:氧气浓度 19.2%,有害气体未检出,温度 12℃...

  契诃夫 啐了口带血的唾沫,似乎想要理清思绪,脑中一团乱麻。

  []左上肢固定建议:使用创伤包内置高分子夹板.

  []辅助分析提示:飞船失事情况-3,

  []请获取舰船主体结构情况,舱内固定终端已输入到抬头显示

  蓝色辉光的路线指示导向了舱门门口处的一块面板。

  契诃夫 向脑机发起问询,发起了一个想法,寻求脑机统计的意识丧失时间。

  []在您刚刚清醒之前的昏迷阶段,您一共昏迷了7.25个小时,总共尝试唤醒435次。

  似乎除了软组织挫伤以及部分摔伤导致的淤青外并无太大伤势,也就是呼吸道被内出血堵住了,现在貌似除了喉咙上插根管子之外也别无他法。

  脑机也就只能辅助分析明显的外伤,器质类损伤是无法分辨的,当然不排除军用的脑机有那个功能就是了,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

  契诃夫 操作着舱门门口的面板,面板没有反应,似乎是断电了。

  契诃夫 从脖子后面的脑机接口处扯出一根连接线,打算用自己的生物电来为面板供电。

  

  [面板显示]当前终端所在舱段:居住舱 动力舱ping失败...舰桥ping失败...货舱ping失败...殖民生产集成模块ping失败...生命维持系统ping失败...船体外层机构装甲ping失败

  当前舱门:气密性防护未激活,有害气体未检出,未检测到极端温度。

  

  []建议:请先步入船尾动力舱段恢复供电

  契诃夫 是一个成熟的殖民者,他可不会因为情况暂时没那么糟糕而放弃警惕。

  从应急对策柜中取出了单肩背包,每个应急对策柜都会有一把10mm口径的能量弹PDW,配备3个弹匣,还有一柄撬棍,撬棍这东西的造型从人类还没跨入星海的时候就定型了,杠杆原理造就了它的形状,这东西从旧地球时代的铁路工人手里传到星际殖民者手中,杠杆原理造就的经典造型,永远是破拆、支撑、自卫的万能工具,不愧为物理学神器。

  口粮包和应急对策医疗包都是塑封在一起的,刚刚契诃夫 打开的就是这种给养包。

  柜子里给养包并不少,契诃夫 都给它们打开了,取出两份医疗包和所有的注射笔都倒进了背包,然后用口粮包装满了背包。给枪上装上了弹匣,同时将剩下的弹匣塞到手臂上的工具挂载套内。

  舱门一般是通过供电控制的,但是现在显然断电了,不过人类的系统工程学设计还是留下了机械启闭舱门的手段,再不济撬棍也能开但那样估计就关不了门了。

  脑机没有多废话,直接辉光显示高亮了舱门机械机构的盖板,契诃夫 直接一撬棍给丫起开了,改版内部是一套简单的连接着链条传动结构的齿轮,齿轮组上还沾着未凝固的润滑脂,附带一个未安装的手柄,链条似乎是链接着电机或者舱门的什么结构,反正用手柄直接摇动这个齿轮应该就能打开这扇门。

  摇动这个齿轮很是费力,进一步刺激身上的伤势,但这点疼痛不算什么,契诃夫 在舌下含服了一片速效阵痛药,随着摇动齿轮,舱门开始缓缓的侧向滑动开启,舱门内外的气压因为通风系统未触发气密机制,所以并没有在开门的瞬间有那种什么铺面而来的一阵气流什么的。在摇动了十数圈后,舱门半开,足够契诃夫 通过了,侧身进入走廊。

  硬汉契诃夫 可不会去管隔壁居住舱的那谁谁谁死活,先去启动电力是最紧要的,没有必要在恢复电力前费劲巴拉的去开那些隔壁邻居的舱门。

  

  整艘船作为通用型货船也没多大,呈现规则的多边梭形,棱角分明的船体外壳方便更换和维修,也方便拆解,两侧外壳通过切割开舱内连接机构后,就可以在船坞中侧向拉开,内部的货舱可以按2*4的格局塞下集装箱,两个货舱分别可以塞下16个集装箱,在恒星系内做好跑商的话,足够赚很多钱了,更赚钱的还有采矿业,采矿和就地精炼,毕竟是无源的买卖,除了买艘船之外就不用投入什么本金了。

  这里的精炼包括,就地加工成精钢钢料,以及稀有金属提取,最最基础的殖民生产集成模块中规中矩,大型模块虽然生产效率原料浪费人机交互啥的各方面都不错,但过大的占地面积使得其大多作为地面设施使用或作为巨型开拓舰的一部分,小型化的生产模块则性价比不高,不仅价格高昂且材料浪费也多。

  

  在通过梯子和联通井进入到中央走廊后,直接朝着船尾引擎走,就可以到达反应堆所在的动力舱段,打开动力舱段的重型防护门着实废了一点时间,但是这值得。

  契诃夫 接入动力舱段的终端

  [面板显示]当前终端所在舱段:动力舱,反应堆自检...冷却剂自检...燃料管线自检...

  反应堆已停机,仿星器外壳完好度≈75%,离子流约束装置完好度≈80%,配方D+He³,氘储量罐ping失败,氦储量罐ping失败,请目视检测。

  反应堆冷启动:安全。

  冷却剂储罐ping失败,燃料管线ping失败

  

  没电的情况下还真是抓头,契诃夫 也不是什么专门的机械维护机型合成人,而且也有点年头了,不过基础知识还是有的,感谢系统性设计,所有电控设备都保留有最原始的控制系统备份,至少对着储罐的总压力表打个手电就能看清。

  说起这个,你们猜为什么应急对策柜里有枪?不是遇难需要枪,而是他们往强光广域照明装置上装了个枪,手枪弹发射部分甚至还不如3KG的长效电池重,当然确实重的很,所以他们往这手电上装了个枪托,加个铁架子枪托不是什么问题,加工一个塑料握把也废不了多少事,所以又就有了握把,你有枪托和握把打手枪弹不适合吧,于是又加了个卡宾组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个名为手枪的武器实际上是使用手枪弹匣的PDW个人防卫武器,顺便一提,这玩意有「快慢机」,也就是射击模式调整,这能连射。于是好用是冲锋枪,电池还可以拆下来挂腰上或者放包里,就很智障了。

  总之这枪在用料很节省的情况下,达成了冲锋枪的效果,至于手提式强光手电么,既然有了,设计还不错那就不改了(后续数百年都是这样了),灯和电池还可以分开,于是灯具变成了下挂装置。

  

  燃料储罐并不在动力舱这里,毕竟化学推进剂要是着火了还是很危险的,说不定会爆炸,况且冷启动反应堆并不需要燃料,所需的小型核弹「火石」就在旁边,一颗就12KG重,是个大号的金属圆筒罐子。

  契诃夫 通过走道去核素储罐那边看了看,压力表上的指针都挺高的,并没有明显的读数,而是以储罐能安全存放的最大核素压力作为上限,作为满罐标准,然后按百分比作角分,毕竟得让一知半解的学渣也能看懂。

  冷却系统的制冷机断电了,但液氮罐也挺满的,在恢复电力后就可以不管它了。

  契诃夫 可没亲手冷启动过船载聚变反应堆,毕竟要点爆一颗核弹,还是挺危险的,不过还好「火石」上有说明书,放进仿星器里,设定好定时机构,盖上盖子,关好防护门,等反应堆启动就好。

  这不是什么难事,契诃夫 甚至有空坐在动力舱外的走廊里,倚着墙,吃点口粮,混着合成豆粉的咸味淀粉块,还有糖棒,两包满是塑料味的应急应用水(喝起来就像有人往你嘴里吐口水)。

  随着「火石」的引爆,船体一阵震颤伴随着金属结构互相挤压的刺耳嘎吱声,走廊内的照明闪烁了一阵,走廊里就从应急灯光的昏黄中变成了柔和的白光,动力舱段内设备的嗡嗡声传来,让人安心。

  动力舱段的防护门随着电力的恢复而不再是什么麻烦玩意,通过面板再次对动力舱段进行自检,一切都是那么让人安心,但紧急停机这事总是很蹊跷的,而且他们的船在这颗异常星体轨道外,莫名其妙的就被拉入了引力井,现在大概是摔到地面了。

  接下来就得去看看船上的其他人是什么情况了。


你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