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各亚人种 种族情况概览-1
东方龙族(Eastern Dragon Kind)
在东方文明的神话谱系中,龙是贯穿天地人三界的神圣种族,承载着祥瑞、力量与自然秩序的象征意义。与西方传说中常以 「毁灭者」 形象出现的蜥蜴种龙不同,东方龙更以 「守护者」「秩序管理者」的身份存在,其形象与文化内涵深深植根于农耕文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祈福之中。
在东方文化中,龙族是权力与祥瑞的终极符号:帝王被称为 「真龙天子」,其服饰、宫殿以龙纹为尊;民间则视龙为降雨的神灵,每逢干旱便举行 「祭龙」 仪式。此外,龙在生肖中排行第五,象征尊贵与力量,与凤凰、麒麟、龟并称为 「四灵」,是吉祥与神圣的代表。
龙族的传说遍布典籍与民间故事:《山海经》记载了烛龙、应龙等神异龙族的事迹;《封神演义》中龙王掌管四海;民间则流传着 「龙生九子」 的传说,九子各有神通,或镇宅、或驮碑,成为文化中独特的符号。
在科技发达的时代,龙族被东亚文明圈的顶尖科研力量制造出来,他们既是科技的造物,也是人类对 「超越凡俗」 的执念具象化。与西方蜥蜴种龙族不同,东方龙族亚人,通常除了头顶的龙角之外和常人并无不同,也没有肥硕的尾巴。其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能够完美契合,因而和通常人类并无生殖隔离,并常作为「显性」基因表现出来。
东方龙族在社会中作为身份显赫的象征,通常代表着政治家族、学术门阀、经济大鳄,又由于东亚文明圈内敛的文化特性,与西方社会中因为滥交而泛滥的蜥蜴龙种不同。有远古神话种族接着基因工程打掩护而融入现世这种谣言随着政治实体的辟谣,反而更深入人心。
看见东方龙族,就算是私生子,再不济他的人品和教养也是有保证的,但是你看见西方蜥蜴龙种,别客气,先别把大蜥蜴当个好人。
中华狐族(Chinese Fox Kind)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奇幻谱系中,狐族是极具灵性的神秘种族,承载着 「魅惑与智慧并存」 的文化符号。从《山海经》中的青丘九尾狐到明清志怪中的狐仙传说,它们始终游走于人与神的边界,既是自然灵气的化身,也是人性欲望的镜像。与西方传说中单纯象征狡黠的狐狸不同,中华狐族更以 「通人性、晓阴阳、善变化」 的特质,成为东方奇幻文化中最富张力的种族之一。
在民间信仰中,狐族是矛盾的集合体:一方面被视为 「狐仙」,掌管姻缘、财运,民间建有 「狐仙庙」 供奉,求其保佑家宅平安;另一方面又被称为 「狐狸精」,象征诱惑与祸乱,警示世人勿沉湎欲望。这种双面性源于狐族 「通人性却非人类」 的本质 —— 它们既懂人间伦理,又遵循自然野性,因而成为人类对 「异类智慧」 既向往又忌惮的投射。
狐族并不是科技的产物,似乎更像是远古华夏传说种族的现世。
狐族以 「青丘」 为精神祖地(传说位于东海之外的灵脉汇聚处),族群内部以 「尾数」 划分等级,九尾狐为至高长老,统领各地狐族分支。它们重视血脉纯净,若是与普通人类结合,随着血统的稀释,新生儿的尾数会减少,且后续更难修出多尾,因尾数的多寡影响到寿命的长短和「修为」的精进,因此尾数较少的狐族(尤其是只有一根尾巴而且无法修炼的日式狐族)常被族群边缘化。
中华狐族的经典形象兼具兽性与神性:头顶的狐耳和身后的尾巴显而易见,尾尖常带异色杂毛(如玄黑、雪白),瞳色随修为深浅变化(凡狐呈琥珀色,修行百年转为鎏金,千年以上则呈妖异的竖瞳紫晶)。它们天生拥有超越凡人的感知力,能洞察人心虚实,嗅到情绪的 「气味」。
狐族最显著的特质是 「化形」 与 「修行」:修行千年以上的狐族能凝出 「九尾」,每多一尾便增一分神通,或通占卜、或控幻术、或驭风引雷,传说九尾齐现者可通天彻地,与仙家比肩。但化形需消耗大量灵气,化形后伤势危重之时则难以维持人型。
中华狐族的本质是 「灵与欲的平衡者」:它们拥有动物的纯粹本能,又具备人类的复杂情感,其传说始终围绕 「如何在野性与文明间自处」 展开。从迷惑纣王的苏妲己到报恩娶亲的狐仙,从镇宅护院的狐神到山野修行的狐妖,狐族的形象变迁实则是中国人对 「人性复杂性」 的永恒思考 —— 智慧与狡黠、纯真与魅惑、守护与掠夺,这些矛盾的特质共同构成了中华狐族跨越千年的文化魅力。
凤裔(Phoenix)
凤凰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祥瑞符号,其文化根系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的 「鸟崇拜」。河姆渡遗址出土的 「双鸟朝阳」 象牙雕刻、良渚文化的玉鸟权杖,印证了先民对 「神鸟」 的原始敬畏;商周时期,凤凰成为 「天命」 的象征,《诗经》中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 将其与王权合法性绑定;秦汉以后,凤凰逐渐脱离政治符号,演变为 「吉祥、重生、和谐」 的全民信仰 —— 雄为凤,雌为凰,「凤凰齐飞」 象征阴阳和谐;「凤凰衔书」 预示圣贤出世;「凤凰栖梧」 隐喻君子择主而事。
22 世纪末,凤凰因其文化内涵,成为后科技时代人类的精神锚点。当基因编辑技术突破伦理限制,「成为凤凰的后裔」 不再是神话想象。有远古神话种族接着基因工程打掩护而融入现世这种谣言随着政治实体的辟谣,反而更深入人心。
凤裔群体自发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将凤凰传说转化为日常实践,使古老符号在未来社会焕发新生。凤裔的每一处生理改造,都是对凤凰文化符号的精准复刻,而非随意的基因拼接。这些特征既是文化认同的标识,也是千年审美积淀的体现。
基因优化参照《山海经》「其鸣自詨」 的记载,说话时尾音带有自然颤音,如凤鸣清越,尤其在朗诵诗词时会触发 「共鸣腔」,声音穿透力极强(被称为 「凤吟」),基础体温 38℃(略高于常人),对应 「凤凰属火」 的属性。
皮肤创伤愈合速度高于常人,重伤也难以将凤裔杀死,但需经历短暂的 「发热期」,高速的愈合导致的体温剧烈升高终究不是人类大脑能承受的,会导致昏迷和沉眠。
凤裔文化中视红色、金色为吉祥色(日常服饰多采用这两种色调),而黑色被视为 「凤凰失势」 的象征,重要场合绝对禁用(源自 「黑凤主凶」 的古籍记载)。
推崇 「历经磨难而升华」 的价值观,族群中流传着 「三焚三生」 的谚语(对应凤凰涅槃的三次循环)。他们不避讳失败,反而将重大挫折称为 「涅槃」,相信渡过难关后会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凤裔的存在,本质是中华文化中 「凤凰精神」 的当代演绎,其象征意义远超基因改造本身,凤裔的基因编辑过程,本质是一场 「古今对话」—— 将《山海经》《诗经》中的文字描述转化为可验证的生理特征,将古人对 「美好生命」 的想象通过科技实现。他们的存在证明:文化符号并非僵化的古董,而是能通过创新载体不断生长的生命体。正如族群宣言中所说:「我们的基因里住着三千年前的凤凰,也藏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